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古代有不少精通术数的高人,那么用兵打仗为什么不直接算算成功与否?,回答顺便膜了一发,为免被删,在博客上也留一份:
宋之前一直有专门的官员执掌占卜事宜,战争这样的国家大事当然会算。春秋时代的《吴子兵法》中有八不卜与六不占,特意提出这十四个要点,正好说明出征前占卜是一种普遍行为:
吴子曰:「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。一曰:”疾风大寒,早兴寐迁,刊木济水,不惮艰难。二曰:盛夏炎热,晏兴无间,行驱饥渴,务于取远。三曰:师既淹久,粮食无有,百姓怨怒,妖祥数起,上不能止。四曰:军资既竭,薪刍既寡,天多阴雨,欲掠无所。五曰:徒众不多,水地不利,人马疾疫,四邻不至。六曰:道远日暮,士众劳惧,倦而未食,解甲而息。七曰:将薄吏轻,士卒不固,三军数惊,师徒无助。八曰:陈而未定,舍而未毕,行坂涉险,半隐半出。诸如此者,击之无疑。」
「有不占而避之者六。一曰:土地广大,人民富众。二曰:上爱其下。惠施流布。三曰:赏信刑察,发必得时。四曰:陈功居列,任贤使能。五曰:师徒之众,兵甲之精。六曰:四邻之助,大国之援。凡此不如敌人,避之勿疑。所谓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也。」
这种明显打不过和明显能赢的战争没必要占卜。《左传》中也有相关的战例:
楚屈瑕将盟贰、轸。郧人军于蒲骚,将与随、绞、州、蓼伐楚师。莫敖患之。斗廉曰:「郧人军其郊,必不诫,且日虞四邑之至也。君次于郊郢,以御四邑。我以锐师宵加于郧,郧有虞心而恃其城,莫有斗志。若败郧师,四邑必离。」莫敖曰:「盍请济师于王?」对曰:「师克在和,不在众。商、周之不敌,君之所闻也。成军以出,又何济焉?」莫敖曰:「卜之?」对曰:「卜以决疑,不疑何卜?」遂败郧师于蒲骚,卒盟而还。
从上面的分析和战例中,我们可以看到,占卜只不过是一种辅助的手段,是一样工具。好比人的外衣服。夏天快到了,谁还会穿棉大衣呢?每样工具都有特定的用途。战争中占卜的用途不是预知胜负,而是用于动员军队、振奋士气。
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熟悉算命那一套,他四岁的时候,有个术士来他家里见到他,赞叹说「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年将二十,必能济世安民」。李渊大喜,给他取名「世民」。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鼓动李渊起兵,李渊对他说,将来如果事成,你来当太子!还给李世民的长子取名「承乾」,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!
后来李世民率唐军南征北讨,在虎牢关以少胜多,一举击破郑王王世充与夏王窦建德的联军。从此有余力与李唐争雄的军阀都被消灭殆尽。李世民也因军功被封为史无前例的「天策上将」,为百官之首,可以自行组建领导班子「天策府」,俨然一个小朝廷。可是李渊却迟迟不肯立李世民为太子,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的矛盾日益激化,终于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先下手为强,事先找人占吉凶。张公谨劝谏说:
「凡卜筮者,将以决嫌疑,定犹豫,今既事在不疑,何卜之有?纵卜之不吉,势不可已,愿大王思之。」
就算占卜结果不吉,我们难道就坐以待毙?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占卜又有何用!
李世民登基后,有次与卫国公李靖谈论兵法
太宗曰:「阴阳术数,废之可乎?」
靖曰:「不可。兵者,诡道也。托之以阴阳术数,则使贪使愚,兹不可废也。」
这一段就说得非常明白了,出征前占卜就是拿来忽悠那些不懂军事的人啊,他们拿衣服、图森破,给他们分析军事形势是对牛弹琴,不如直接告诉他们「老天爷已经研究决定了,这场战争我们能赢」更有效更直接。
当然,占卜结果不会事事吉利。周武王伐纣,路上大风吹折了军旗,雷声吓死了武王马车的御者。周公说今年逆太岁,占卜都是凶兆,还是回到我们的西方国家去吧。姜太公把他怒斥了一番,说商纣无道,杀害贤良,任用谗臣,失了天命人心,如今我们顺应历史的进程,征战必胜,你那些朽骨枯草懂什么?于是下令烧掉龟壳蓍草,继续前行。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,周朝延续了八百年,充分说明武王的自我奋斗、姜太公的决定权,都是很重要的!
清初噶尔丹叛乱,康熙命李文贞占卜,得复卦,上爻发动,爻辞「凶,有灾眚。用行师终有大败,以其国君凶,至于十年不克征」,脸都白了。康熙大笑说:
今噶尔丹背天犯顺,自蹈危机,兆乃应彼,非应我也。
于是亲自率军三次征讨噶尔丹,果然连获大捷。
如果你没有得到主帅的授意,自己私下起占卜成败还到处说,抓起来砍了。这是军令,不要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。
今人研习卜筮,往往容易陷入命定与改命的怪圈,在这种小细节上纠结,得不偿失。古人的思想觉悟比你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